“我原来住的房子又小又暗,今天选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房子,终于可以住上大房子了。”2月1日,原住北门棚户区的江先生选上五三花苑安置小区一套140平方米的房子后高兴地说道。江先生一家原来住的是已有50多年历史的瓦房,面积只有60多平方米,祖孙三代挤在一块,非常不便。
2014年,我市创新举措推进保障房建设,通过新建、配建、收购等方式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.1万套,建成2.7万套。在中心城区的公园道1号等高档楼盘配建了304套公共租赁住房,上饶师院、奥德电子等企事业单位落实保障性住房5000余套。各县(市、区)步步跟进,仅德兴、余干、横峰等县通过收购的方式落实保障性住房近千套。灵活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举措,使中低收入家庭有房住、住得好成为了现实。
自2007年我市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来,全市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完成棚户区改造185141套(户),已有38865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圆了“住房梦”,并有95672户低收入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货币补贴。
为破解保障性住房资金难题,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5.19亿元,同时争取到国开行贷款7.22亿元,用于城市棚户区改造。住房公积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项目建设资金达到2.6亿元。中心城区与市级金融系统签订了8亿元规模的融资战略合作协议,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。与此同时,积极拓展融资渠道,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改造和建设保障房试点。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:2015年,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以廉租房、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,在实行廉租住房对象应保尽保基础上,将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覆盖到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对象、有稳定工作且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的新就业人员、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对象,让更多的市民共享全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。